9月3日,肿瘤治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规范诊疗巡讲开封站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成功举办。这场汇聚临床、药学、医保领域专家的学术盛宴,不仅聚焦前沿诊疗进展,更直击临床实践中的政策落地与医患沟通痛点,围绕临床实践与医保政策的协同发力展开深入探讨,为肿瘤治疗安全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01 多种视角,直击临床需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孟祥瑞教授,结合最新指南与临床病例,详细解读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规范化诊疗路径。她指出,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获益的降低。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予以分层管理,结合化疗方案和患者自身因素开展评估并实施相应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治疗及随访措施,这对保障治疗顺利进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作为化疗最常见的骨髓抑制毒性之一,其管理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更决定了治疗的连贯性、安全性和疗效达成率。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药师杜娟从药物经济学视角切入,深入剖析了临床用药与医保基金平衡的现实命题,她详细解读了相关药物的报销目录和支付标准,为临床诊疗提供政策支持。
02 协同探索 ,共寻平衡之道
在思维碰撞环节,专家们就如何平衡一线治疗需求与医保政策框架展开了务实讨论,为患者寻求最优化、最经济的治疗方案,让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开封市中心医院医保办公室副主任曹华表示,“医保科早不是单纯的结算窗口,而是医院战略层面的管理枢纽——一边连医保政策,一边连医院运营,平衡临床治疗需求与医保政策要求,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让更多患者受益的关键。”
“在医保政策框架内,我们希望通过更精准的风险分层,让患者及时用上 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避免因并发症导致治疗中断,从长远看反而能节约医疗成本,这次讨论为我们临床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在政策范围内为患者服务提供了新思路。”开封市中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刘培杰说到。
03 双向贯通,搭建医患桥梁
活动特设的患者教育环节里,专家们用“打比方” 的方式解读专业知识。大会主席、河南省肿瘤医院罗素霞教授表示“肿瘤治疗不只是医生的事,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配合至关重要。这样直面患者的科普,让晦涩难懂专业术语变成了患者能听懂、用得上的就医指导,这样才能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让医保政策的红利真正走进了患者心里。”
开封市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钱伟军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对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学术活动,让广大医生全面掌握最新的诊疗指南和临床经验,提升专业素养和诊疗水平。在当前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更好地为区域内的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此次巡讲通过学术、政策、患教”三管齐下的模式,不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更成为政策制定者与临床实践者的沟通纽带。据了解,此类巡讲将陆续河南多地开展,为完善肿瘤治疗保障体系提供基层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