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综合ICU开诊啦!

  • 2021-11-04
  • |
  • 来源: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 浏览次数:25446次

      2021年10月6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开诊。经过周密的准备,认真的调试设备,各种重症救治设备均安装到位,调试运行正常。南院区综合ICU已经于2021年11月1日(周一)正式接收急危重症病人。

南院区综合ICU位于2号楼(门诊部)4楼E区重症医学科,开设床位19张,急诊党支部书记、综合ICU主任孙同文教授担任病区负责人,为南院区各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收治保驾护航。

南院区综合ICU电话:

护士站0371-87083761,内线83761,

医生办公室0371-87083763,内线83763

科室24小时急会诊电话:15803710716

孙同文主任电话:13838516916,小号616916

罗永刚副主任医师:13592613312,小号623312

刘韶华主治医师:13733808045,小号638045

石朝阳主治医师:13938513654,小号633654

贠文晶主治医师:13733187763,小号627763

一、综合ICU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成立于2011年9月。经过10年的发展,科室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综合型业务科室,拥有河医院区综合ICU、东院区综合ICU和南院区综合ICU,形成一科三区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主委单位,河南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拥有河南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和郑州市脓毒症重点实验室,主办Intensive Care Research(eISSN 2666-9862)英文国际期刊。是国家首批重症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首批内科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拥有先进的器官功能监测、支持和治疗设备,拥有完备的临床、科研、教学设备,拥有优秀的医疗、科研、护理人才。年收治危重症患者6000余人,治愈好转率90%以上。科室现有医、护、科研人员16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 20人,专职科研人员1人。主管护师 24人,护师106人。在一附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做细做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指引下,在各专业科室的支持和帮助下,综合ICU医护人员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理念,坚持“不抛弃,不放弃,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尽百分之百的努力”的原则,严抓科室管理,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医术,享誉杏林的仁心,守护着无数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综合ICU门诊位置:郑东院区国际诊疗中心,每周二全天

病房位置及联系电话:

河医院区综合ICU:11号楼3楼,电话:0371-67966536,24小时值班手机:13837167690

东院区综合ICU:3号楼5楼,电话:0371-66271356,24小时值班手机:13523425578

南院区综合ICU:2号楼4楼E区,电话:0371-87083763,24小时值班手机:15803710716

二、综合ICU人员组成

科室主任

孙同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一附院急诊党支部书记、综合ICU科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高层次人才(B类),“中原千人计划”:中原领军人才,郑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首届医德医风标兵,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2015年度医药卫生界生命英雄-科技之星,2016年健康中国传播大使。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重症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州市脓毒症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业特长】擅长脓毒血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损伤、急性肝衰竭、重症胰腺炎、重症颅内感染、严重创伤及急性中毒等重症的临床救治。

【社会兼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第八届国家卫生健康标准委员会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真菌耐药监测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候任会长、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副总编辑,Intensive Care Research 主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编委、WJEM编委等。

【主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第一完成人荣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研究创新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方宇: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特长】重症感染、神经损伤与修复。擅长重症胰腺炎、ARDS、感染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脓毒症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及急性中毒等重症的救治。对机械通气、CVVH、ECMO等重症抢救技术均有研究。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危重病学组委员。

【主要成果】担任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DNA and Cell Biology 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审稿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篇,SCI论著 5篇;参加编写著作3部。参与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主持河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1项。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两项。

张曙光: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省级知名专家,郑州市医德标兵。

【专业特长】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诊治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营养支持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救治。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重症医学协作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郑州大学及河南省优秀毕业生,毕业后一直从事重症医学工作,先后至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及上海华山医院抗生素专业学习。发表多篇SCI及中华牌论文。

罗永刚: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重症颅内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的临床救治。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微生物学会血流感染流调项目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危重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河南省灾难医学会学术年会青年委员。

【主要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厅等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等科研项目7项,获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近年来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Frontiers in Medicine,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及《中国药学杂志》等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王海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重型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严重创伤。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常委兼秘书,河南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秘书

【主要成果】发表中华系列、SCI系列论文数篇。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段晓光:医学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型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严重创伤等危重疾病。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协会交叉学科与心脏疾病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毕业于郑州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重症医学工作,曾在北京协和医院SICU进修1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6个月。发表中华系列、SCI系列论文数篇,河南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

刘韶华: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胰腺炎及严重创伤的诊治。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中华系列论文3篇。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

韩冰: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脓毒症、急性重症胰腺炎、胃肠功能障碍。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

【主要成果】201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获消化内科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参与多项临床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秦翠红: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在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肝炎方面有较高造诣。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取得硕士学位,2018年取得博士学位,2017.3月-2018.3月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修重症医学,熟练掌握了重症超声技术、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技术,肺动脉漂浮导管技术、ECMO技术、CRRT技术,发表SCI 及中华论文4篇。

李洪强: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脓毒症、消化道出血、急性重症胰腺炎、心力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取得心内科博士学位,毕业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工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2篇。

丁显飞: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脓毒症、ARDS预后的基础研究及临床预测研究。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Intensive Care Research 责任编辑。

【主要成果】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2020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留院工作至今。主持省级课题1 项,厅级课题1项;参编留学生内科学教材1 部;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6 篇,其中SCI 收录12 篇。

张瑞芳:医学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机等ICU相关操作及技术,能够熟练处理各种内科急危重症,对ICU常见病,如重症肺炎、血流感染、脓毒症休克、多发伤、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病有丰富经验。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至今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并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完成重症感染的“培元计划”理论培训;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孙利敏: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熟练处理多脏器功能不全、胰腺炎、重症感染、ARDS、有机磷中毒等急危重症治疗,气管切开、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机等ICU相关操作及技术,能够熟练处理各种内科急危重症。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至今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并于2016年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完成重症感染的“培元计划”理论培训,熟练运用重症超声等新技术。

王岩: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各种急危重症:重症感染,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恶性血液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1年7月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MICU进修。2011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实施。

贠文晶: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各种急危重症:重症感染,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不全,产科危重症。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1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七年制,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重症医学专业,于2019年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半年,熟练掌握重症超声及ECMO等技术。

崔红卫: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诊治各种急危疑难重症:重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病及各种脑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急性肾损伤、脓毒症、多脏器功能不全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超声学组第一届委员。

【主要成果】发表论文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3篇。于2020年2月作为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驰援武汉,并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石朝阳: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各种急危重症:重症感染,脓毒血症,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严重创伤等多种危重病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2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获内科硕士学位;2012年9月至今综合ICU工作。在北京协和医院MICU进修半年,有丰富的危重病人救治经验,发表论文1篇,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王振华: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方向】:重症医学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专业特长】:脓毒血症,多脏器功能衰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重症胰腺炎,各种急性创伤

【主要成果】2012年毕业于郑大一附院泌尿外科,2012年-至今工作于郑大一附院综合ICU科。

张晓娟: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各种急危重症:脓毒症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休克、消化系统急症、脑血管疾病、急性胸腹痛等。熟练掌握并操作临床基本穿刺及重症相关操作如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气管切开、PICCO2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3年硕士毕业于郑州大学,留院工作至今。研究方向主要为休克、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基础研究及其脓毒症的免疫机制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度先进工作者;主持医院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得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研究创新奖一等奖1项,发表多篇中华文章、SCI文章。

杨飞: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处理,对重症医学常见病如多发伤、重症肺部感染、血流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有较丰富的经验。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河南省卒中学会卒中重症分会委员。

【主要成果】201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取得硕士学位;2019-2021内科危重症专业化培训,2021年北京协和SICU进修1年,一直从事重症医学工作,擅长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熟练运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呼吸机、ECMO等技术手段。

赵颖颖:医学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重症脑血管病,颅内感染,重型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熟练掌握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操作技术、床旁超声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4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14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曾于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半年。发表高水平论文5篇。

时学秀:医学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各种危急重症: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桥本脑病、重症肺炎、消化道出血、重症胰腺炎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 后于综合ICU工作至今,曾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半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华系列论文数篇。

杜佳欣:医学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重症感染、休克、营养支持、多发伤、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心搏骤停等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熟练掌握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操作技术、床旁超声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6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16年-2018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8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曾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半年。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重症超声等相关证书,多次在重症医学病例演讲比赛获奖。

杜丽娟:医学博士在读,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各种肿瘤血液合并重症感染及多脏器功能不全。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16-2018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8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

陈晓娜: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救治多种内科急危重症,如脓毒症、血流感染、重症胰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液病相关并发症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6年7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18年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2018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2020年参加内科危重症专业化培训。2021年完成重症感染“培元计划”理论培训,多次在重症医学病例演讲比赛获奖。

李琼:医学硕士,主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各种重症感染、休克、营养支持、多发伤、多器官功能障碍及心搏骤停等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治疗。熟练掌握各类急危重症患者诊疗、操作技术、床旁超声、多模态脑功能监测等。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

【主要成果】2016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2017年至今于综合ICU工作。曾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九个月。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血液净化、超声研修班、重症神经相关证书。

曹俊姿:药学博士,主管药师,专职科研人员

【专业特长】新药研发

【社会兼职】河南省重症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Intensive Care Research责任编辑。

【主要成果】2018年7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药学博士学位,2019年10月来院工作至今,专职科研。研究方向为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的质量研究,药物筛选与发现,药代动力学研究。主持省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卫建委“国家卫健委出生缺陷研究与预防”项目1项;参编中药学教材1部;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论文10篇,获发明专利5项。

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综合ICU

实习编辑:王冠



综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