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 创新科技赋能灾难预防——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

报道 | 创新科技赋能灾难预防——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

2025-09-28     河南公共频道健康同行

9月26日至27日,以“智护生命、防患未然——创新科技赋能灾难预防新生态”为主题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在河南郑州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共同承办,汇聚了全国灾难管理、医学救援、急危重症救治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者,共同探讨灾难预防医学的前沿趋势与实战路径。

开幕式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医护人员深情演绎的诗朗诵《生命的守护 永恒的担当》中拉开帷幕。

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刚教授在致辞中强调,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灾害风险,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与灾难预防医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高效、协同的应急医学体系。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会计师张冬青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

开幕式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孙同文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中国家庭应急救护指南》《重症之后——揭秘ICU》两本新书正式发布。这两本书立足公众科普与专业普及,为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筑牢民生安全防线提供了权威、实用的技术参考。

本次会议专家荟萃、内容丰实,设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邀请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刘中民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主委李刚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宋青教授、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委胡群芳教授、陈锋教授、菅向东教授、刘海教授、孙同文教授等进行学术主持和专题讲座,议题覆盖重症青年科研能力训练、灾难预防科普展示、紧急医学体系建设、科技赋能应用、创伤救治与重症医学、青年学者及护理论坛等多个维度。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在灾害预警与救援中的应用、虚拟仿真训练系统、大数据支持的资源调度、高温中暑应对、中毒处置、创伤多学科协作等热点展开深入交流,呈现了一场高密度、多交叉的学术盛宴。

会议聚焦中原城市群灾害风险特征,为人口密集区域的韧性城市建设贡献了“河南经验”,进一步强化了郑州作为国家应急体系枢纽的功能定位。通过跨学科、跨区域的深度对话,会议有力推动了灾难救援“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对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2025年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灾难预防医学在科技赋能下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为构建坚实可靠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