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是由结缔组织病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而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右心衰竭,若不及时干预,病情会逐渐恶化,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潜心钻研,敢于突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直关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筛查、评估、研究与治疗。
一、直面难题:诊疗困境中的破局之路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而针对该病的治疗,却存在诸多困难。"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金标准(右心漂浮导管)普及度低、需兼顾原发病与并发症治疗......" 风湿免疫科史晓飞主任直言,这些都是横在医患面前的 "拦路虎"。
但早在 2015 年,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就用行动给出了破局答案:在河南科技大学呼吸病学研究所所长、河南省呼吸区域性医疗中心主任毛毅敏院长的带领下,很早就开展了肺血管疾病的工作,建立了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
同年,在多学科的密切协作下,科室就已经开展了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技术。“肺动脉高压早期症状隐匿性强,主要特征是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随着压力进行性增加后期会发生右心室衰竭,所以早期识别及精准化评估非常重要,右心漂浮导管检测技术不仅是确诊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也是诊断和评价肺动脉高压以及指导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史晓飞主任说道。同时,科室开设CTD-PAH 专病门诊,建立患者档案与随访群,从诊断到随访以及全病程管理形成完整闭环。
科室依托国家风湿病数据平台(CRDC)规范诊疗,将患者病史、检测、用药等数据完整上传。“通过与全国数据比对优化,规范诊疗流程,获业内及患者认可,临床服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马新说道。
二、医患同心:全病程管理中的温度与专业
在护理层面, "跨学科护理团队同样重要,我们的护理团队来自呼吸、心内、内分泌等多个专科,能为患者提供更精细、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护士长钟文杰介绍,从用药指导到心理支持、从护理服务到出院随访,医护患三方联动的全病程管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与康复。
三、让早筛与精准成为 "治疗的钥匙"
早筛意识不足是当前一大痛点。早期筛查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预后,及时发现,精准诊断,这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为此,科室依托院内“顶天立地项目”,致力于“结缔组织病肺动脉高压中心”建设,通过基层医生培训、网络化筛查,让更多潜在患者 "早发现、早干预",同时,通过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分型,实现分层治疗;开展CTD-PAH队列研究,探索免疫调节联合靶向治疗的新方案等多项工作。
以“早筛为盾、精准为刃、协作为脉”,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诊疗领域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在肺动脉高压这片医学攻坚的前沿阵地,以拼搏奉献为科室底色,以潜心探索不断深耕细作,用智慧与汗水构筑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