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9 月13 日,河南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举办国家胸外科质控中心质控专题调研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院士,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副处长董素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郭瑞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赵松教授,河南省胸外科质控中心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齐宇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言,河南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委、委员及地市级医院专家代表参会,通过专题报告和交流讨论,为提升胸外科医疗质量贡献智慧。

医疗质量是卫生健康工作的生命线,胸外科因四级手术占比高、微创手术占比高,对质量控制的规范性要求更为严苛。王俊院士在大会致辞中表示,国家胸外科质控中心始终致力于推动全国胸外科医疗质量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而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其胸外科医疗质量水平对全国整体格局有着重要影响。他高度肯定了河南在胸外科质控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认为河南在构建胸外科质控网络、推进微创技术普及等方面的探索具有借鉴意义,体现了扎实的工作成效。未来,希望河南能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的质控理念,在基层能力提升、多中心协同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全国胸外科质控工作贡献“河南方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副处长董素强表示,王俊院士等国家胸外科质控中心专家的到来,为河南带来了国家质控标准与宝贵经验。近年来河南省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持续完善质控体系,强化省级质控中心建设,推进标准落地,加强人员培训与信息化监测,胸外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但同时,各地市质控工作不平衡、体系待优化、信息化建设需加强等问题亟待解决。他要求河南省各级胸外科质控中心梳理短板并制定目标方案,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质控网络。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郭瑞霞院长表示,胸外科作为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外科专业,其质量与安全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医院始终将质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国家标准为引领,以患者安全为中心,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努力推动胸外科诊疗服务的规范化、同质化和精细化。她期待通过本次调研会,将专家建议转化为切实举措,进一步提升诊疗服务能力,造福广大患者。

河南省胸外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河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及河南省医学重点专科。河南省胸外科质控中心第一届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赵松回顾了中心发展历程,指出河南积极构建科学、规范的质控体系。已逐步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医疗机构的质控网络,但各地区、各层级医疗机构发展仍不均衡,基层单位在技术、意识和数据管理上存在差距。他坚信,在国家胸外科质控中心指导及各方努力协作下,河南胸外科质控工作与学科建设将迈向更高水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丹蕾教授就“国家胸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和发展情况”作了专题报告。王丹蕾教授详细介绍了国家胸外科质控中心的组织架构、工作进展以及未来规划,分享了质控中心在标准化制定、数据收集与分析、质量评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及经验,并强调了多中心协作在质控工作中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隋锡朝教授则以河南省为例,作了“河南省胸外科专业医疗质量数据分析”的报告。隋锡朝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河南省胸外科医疗质量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为河南省胸外科质控工作的精准发力提供了依据。

河南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齐宇教授在会上详细介绍了河南省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中心始终以提升全省胸外科医疗质量为核心目标,结合河南实际,制定了涵盖胸外科诊疗全过程的质控指标和操作规范,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引。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建立覆盖14个地市、78所市县级哨点医院的胸外科质控网络,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的质控体系,为质控工作的精准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撑。

信阳市中心医院范逸松教授从地方层面出发,报告了“信阳市胸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质控工作开展情况”。他介绍了信阳市在落实省级质控要求、开展本地化质控工作方面的举措和进展,展现了基层医疗单位在质控工作中的积极作为。

此次调研为河南胸外科质控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对推动区域胸外科医疗质量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将助力健康河南、健康中国建设,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